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

20180701 艋舺散步04 剝皮寮

艋舺的剝皮寮老街因為電影「艋舺」而聲名大噪,現在絢爛歸於平靜。

   康定路與廣州街口的剝皮寮老街,老街後方就是我的母校老松國小。


    說實在的,「黃昏的故鄉」跟「小畢的故事」這兩部電影年代完全不一樣,所以不太可能檔期緊接一起放映。


    「康定路173巷」,這是特別設計的門牌,以前門牌從未長得這麼好看。


   離開西昌街繼續前進,就到了剝皮寮老街。



   其實我小學時代,廣州街這個立面沒有現在整齊漂亮。以前(我小學到中學年代)因為昆明街口的「中視新娘禮服」生意興隆,這裡曾是很多禮服出租店集中的地點。


    剝皮寮的騎樓經過整修後很有味道。




    其實我從小到大經常經過廣州街,從未走進後方的老街。拜整修之賜,才會走進這個地方。

    <維基百科>
乾隆28年(1763年)「北皮藔街」的名稱即出現於艋舺地契中,推估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代早期,至今已有兩百多年,清治時期的剝皮寮,名稱不管是「北皮藔街」、「福皮藔街」或「福地藔街」,已有店屋的型態,且皆已街名稱之,表示具相當發展之聚落形成。明治28年(1895年),剝皮寮地名由「福地藔街」改為「北皮藔一丁目、二丁目、三丁目」。大正11年(1922年)進行町名改正,廢街庄為町,北皮藔街改為「八甲町」和「新富町」。「市區改正」而開闢的廣州街、昆明街與康定路,將舊有剝皮寮街(今康定路 173 巷)從清治時期的重要街道,一變為隱身聚落中的巷弄。舊有剝皮寮街(今之康定路173巷)與廣州街間有一塊空地,乃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徵收作消防水池的遺址。據地方耆老所言,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現在鄰近的康定路和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,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集散地而通稱「土炭市」,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,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,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。




    跟台中「彩繪街」風格類似的塗鴉,但已經褪色不少。


    夕陽西下。剝皮寮老街出口,對街就是阿秀傳統切仔麵。


    從另一個方向拍騎樓的風景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