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

20200509 入夜的大稻埕

最近剛買了方鏡(漸層減光鏡),所以傍晚到大稻埕碼頭試拍。
因為疫情關係,雖然有人潮,但不擁擠,很容易可以找到拍攝位置。
今天雲彩不優,所以只是把軟式漸層鏡、硬式漸層鏡、反式減層鏡與減光鏡都拿出來試用一下。很久沒拿出來用的Gitzo 1號腳架也拿出來用(很少用,光亮如新)。

很快入夜,所以縮光圈練習用慢速快門拍照。
今天最大的收穫是:
1. Canon EF 24-70mm/f2.8在小光圈下,星芒非常銳利與美麗。
2. 拍野鳥多年都是用高ISO,今天則幾乎都是用ISO100拍照,修圖基本上不需要去噪點與銳利化,感覺非常輕鬆。

    日落剛好位於某建築物正上方,猶如一顆巨大的「日光燈」。


    大稻埕碼頭。

    Canon 1DX2+EF24-70mm/f2.8
    ISO100, f11, 30sec

    南側的忠孝橋。正中央藍色燈光的是新北大橋。

    Canon 1DX2+EF24-70mm/f2.8
    ISO400, f11, 15sec


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

20200505 艋舺 周記肉粥店

周記肉粥店是萬華著名的美食,我自己是萬華人,所以從小吃到大。
這幾年因為上班的關係(此店下午打烊),有好久一陣子沒來吃了。

周記肉粥店:台灣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4號

    肉粥非常好吃,價格也便宜,但精華則在黑白切,價位雖高,但滋味鮮美,很少有店家可以超越他們的。

    因為有一陣子沒來吃了,所以點了兩碗粥,然後點了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、豬心與生腸。

    每次去雙連站的阿國切仔麵,都會要一碟甜辣醬(他們只用來淋在乾麵上,並沒隨附在黑白切中),店家可能不知道我在萬華吃阿秀(已搬走)跟周記幾十年,缺這一味,黑白切就不好吃了。後來每次去吃,都知道我是要甜醬的那位客人。


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

20200318 台南寶美樓

以前經過幾次西門路與民族路口,多半都是為了去吃小公園擔仔麵。一月初看了新聞,才知道這裡有一家婚紗店遷移,改由多那之咖啡進駐,而這棟街角美麗的大樓以前是建於1934年台南知名的酒店「寶美樓」,與台北江山樓齊名。

多那之咖啡官網:http://www.donutes.com.tw/

聯合報對寶美樓的介紹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2/4297117

   一月中路過寶美樓時尚在裝潢中,還沒開始營業,但在燈光的照射下已可以感受這座洋樓的魅力。二樓部分也拆掉隔板,重現美麗的窗櫺。


    建築南側屋頂仍可看到「寶美樓」的標誌。


    目前已正式由「多那之咖啡」進駐營運。


    樓下有咖啡、麵包與西點販售,走廊、一樓跟二樓都設有休憩座位,值得一覽。


    點了巴西咖啡與草莓慕斯。

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

20200316 陳鐵心台灣料理:好吃的豬肝湯麵

每次去國泰醫院辦事後,如果到了用餐時間,多半去醫院後面吃陳鐵心的豬肝麵,因為我非常喜歡吃豬肝。

陳鐵心台灣料理: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66巷15弄6號1樓

    今天點的是豬肝、鱈魚丸與豬肉的綜合湯麵。

    豬肝燙得軟硬適中,非常美味。


20200320 中華路街景

隨手拍攝中華路街景

 中華路一段18巷。 


 福星國小木棉花。 


 摩斯漢堡。


20200320 鴨肉扁

拍完原鐵道部廳舍後,順中華路走回西門捷運站,晚餐吃鴨肉扁,順手拍了幾張照片。

因為疫情關係,西門町以前人潮洶湧的餐廳現在顯得較為冷清,陸客幾乎絕跡。

鴨肉扁: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98之2號

 鵝肉切盤。我一般都是點麵一碗,鵝肉切100元。今天多點了燙青菜。 


20200320 原鐵道部廳舍夜景

到台北地下街預購黏土人後,從北門站出口走到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原鐵道部廳舍。身上帶有腳架,所以就停下來拍了幾張夜景。大部分是用Laowa 9mm/f2.8拍的,有幾張為了要貼近視覺實際所見,用Voigtlander 15mm/f4.5拍的。

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:https://www.ntm.gov.tw/content_151.html

摘錄:1918年5月鐵道部廳舍第一期完工,取代原本使用的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,由鐵道部下屬各課室使用。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,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。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主要入口意象,一樓順著路口轉角設計圓弧造型,並於兩側各設三根古典柱式,二樓為雙柱支撐的兩米陽臺外廊,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,一樓大廳以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空間,由木作中央樓梯至二樓,室內多處天花板及牆面以灰泥雕塑裝飾,並採用臺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。

維基百科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7%BA%E7%81%A3%E7%B8%BD%E7%9D%A3%E5%BA%9C%E4%BA%A4%E9%80%9A%E5%B1%80%E9%90%B5%E9%81%93%E9%83%A8

摘錄:完工於1919年3月的這棟仿都鐸式(Tudor architecture)半木構造建築,自落成以來一直都是台灣鐵路的行政中心,直到1990年第五代台北車站完工之後,台鐵局本部的辦公廳舍才從這棟建築搬遷到台北車站五樓現址。

原鐵道部廳舍夜景

(Voigtlander 15mm/f4.5)


(Laowa 9mm/f2.8)



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

20200323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西門町漢中街成都路口

農曆春節前,西門町這裡各國觀光客非常多,但因為新冠病毒全世界流行,這裡雖然依舊熱鬧,但除了放假的外籍移工,外國旅客已經非常稀少。



    很受歡迎的彩虹跑道,以往排隊留影照相的人很多,現在已經很稀落。

20200323 西門紅樓

下班後到西門金鋒吃飯,吃飽後走回捷運西門站,路過成都路西寧南路口,手癢拿出相機取一下景:以前拍過西門紅樓靠西寧南路這一側的建築,但多半手持,畫質不是很好,所以今天架腳架用快門線拍了幾張照片。Laowa 9mm/f2.8等校焦距約13.5mm,所以建築物拍起來透視感會非常明顯,但細節相當不錯。

拍完後方,又沿著建築周邊重新取景一次,夜晚氣氛非常不錯。


   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關係,西門町外國觀光客大幅減少,才晚上7點多,以往熱鬧的西門紅樓前廣場已經非常寂靜。


2020032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夜景

下班後在順口麵店吃完牛雜麵後,路過濟南教會,所以拿出相機記錄一下這座美麗的建築。

建築物因為沒有照明。非常陰暗,所以架起腳架,用B快門曝光3~4秒才能拍清楚建築,其實細節還蠻不錯的。

等接近夏日,傍晚時分再來取景一次。

<維基百科> 1912年(大正二年),大谷虞任第二任牧師,奔走全台講道募款,經過約八年募款達到預定目標。又得到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間接協助,禮拜堂設計者為井手薰,於1915年(大正四年)2月28日開工興建;經過一年四個月,於1916年(大正五年)6月28日竣工,完成具有邊塔的哥德式禮拜堂。總計花費四萬八千七百餘圓,產權登記在日本教會名下。

宗教百景網站對濟南教會建築的介紹:https://www.taiwangods.com/html/landscape/1_0011.aspx?i=11
維基百科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BF%9F%E5%8D%97%E5%9F%BA%E7%9D%A3%E9%95%B7%E8%80%81%E6%95%99%E6%9C%83



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

20200313 全境淋濕:仁愛路四段、忠孝東路四段

一大早到國泰醫院做電腦斷層,回程準備去搭捷運這一段路程大雨滂沱,隨手記錄下來。

相機鏡頭:Fujifilm X-T3 + XF23mmF2 R WR

從RAW檔修圖時,綠色路標因為加上「ACROS黑白模式+紅色濾鏡」變成黑色、消防栓則是變亮。



20190911 台南東嶽殿02

以前去過台南市的北極殿與西羅殿,卻一直沒機會參訪過東嶽殿,所以下班後來逛一逛,順便測試一下相機鏡頭。

維基百科資料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7%BA%E5%8D%97%E6%9D%B1%E5%B6%BD%E6%AE%BF
臺南東嶽殿,是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東嶽廟,主祀東嶽仁聖大帝,俗稱嶽帝廟,或作岳帝廟,創建於明鄭時期,為臺灣最早奉祀東嶽仁聖大帝之首廟,亦為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、府城八協境廟宇之一,今為直轄市定古蹟。


位於台南市民權路一段的東嶽殿




建廟史已經超過350年。


東嶽殿主祀仁聖大帝。

<維基百科> 東嶽大帝是泰山的山神,尊稱東嶽泰山天齊大生仁聖大帝,簡稱「仁聖大帝」、「天齊帝」、「嶽帝」、「嶽帝爺」,古稱「泰山府君」、「東嶽帝君」。是道教的山神五嶽大帝之首,也是陰間的統治神,由酆都大帝與其他四嶽大帝加以輔佐。

20190911 台南東嶽殿01 Voigtlander 40mm F1.4 MC VM的試拍

以前想玩RF(rangefinder camera, 連動測距式相機,旁軸相機)但口袋又不深,所以當時買了Bessa R3A機身與Voigtlander 40mm F1.4 MC VM及Voigtlander 15mm/F4.5II Super Wide-Heliar兩支鏡頭,但後來因為數位時代來臨,其實拍沒幾卷就放在防潮箱中10多年,根本跟新品一樣。

當初買Voigtlander 40mm F1.4 MC VM,是因為我已經有兩支他牌50mm的鏡頭,所以選擇了40mm。記得當時拍起來顏色非常清爽通透,散景也漂亮,但畢竟是底片機年代,沒機會看到細節。

買了轉接環再拿出來這支很新的老鏡頭接在Fujifilm蠻感動的,但卻發現對焦環太久沒用了,竟然卡很緊,用了點力氣才轉開,而且以前轉動時會帶點異音,已經沒有新品時的滑順,還好Voigtlander 15mm/F4.5II Super Wide-Heliar這支鏡頭沒這問題。

在台南出差下班後步行到東嶽殿試拍,我以前去過西羅殿與北極殿,到東嶽殿還是第一次。

東嶽殿內光線不是很亮,本來把光圈全開拍了幾張都迷焦或手震,後來決定調整一下:

1. 光圈縮到f4.0~f5.6才有較紮實的成像。
2. 要開X-T3畫面放大功能再進行對焦,才能準焦。正常畫面即便峰值對焦顯現出準焦的紅色邊緣,仍然有誤差。(現在手動鏡頭已經使用了幾個月,已經習慣先放大畫面再手動對焦)

下面是一些Voigtlander 40mm F1.4 MC VM拍攝的照片,RAW檔增亮暗部去噪點。V40是一支做工不錯漂亮又輕的鏡頭;成像發色還算滿意,但不是很銳利的一支鏡頭。(前面太多張因為操作不熟悉,幾乎都迷焦陣亡)


    東嶽殿試拍。(Fujifilm X-T3+Voigtlander 40mm F1.4 MC VM)